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迅速波及全球,与中国经济关系向来密切的德国亦受到影响。1月27日,德国巴伐利亚州确诊了德国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截止德国时间2月12日9点,德国确诊案例已上升至16人。
德国一直以高水准的医疗技术领先世界,所以德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式也引发国人关注。2月2日网上有截图消息盛传,大意是德国医师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成功治愈4例新冠肺炎。
消息甚至惊动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使馆科技处为此特地电话专访了慕尼黑-施瓦宾医院(München Klinik Schwabing)负责此次治疗的主治医生文特纳教授(Prof. Dr. C-M. Wendtner)。
据文特纳教授介绍,他的病人身体健壮,年龄在27-40之间,入院时只有“初步症状”,即发烧、轻度咳嗽。医院确有采用“喷雾疗法”,这是一种常规的“帕里雾化吸入法”(Pari-Inhalition),用0.9%的盐水和一种叫2-Mimetika的干扰素物质,其主要功能是扩张气管、润肺,并没有添加抗病毒物质诸如HIV药物,更非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灵丹妙药”。
针对网上盛传的“成功治疗”、“治愈”等说法,文特纳教授解释说,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他的病人“基本上没有症状”,处于“临床良好状态”,但实际上他们仍携带大量病毒。也就是说他们表面上虽没有发烧咳嗽等明显症状,但仍需接受不间断的临床观察。
从以上的官方消息可以看出,文特纳教授的说法低调严谨,明确指出目前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灵丹妙药”,临床症状消失不代表治愈。但同时事实表明,文特纳采用的雾化吸入疗法,确实令病人轻度症状消失,抑制住了病情发展。面对新型未知的病毒,初试即收效,文特纳教授临床经验可谓丰富,也说明雾化疗法对呼吸道感染确有疗效,值得了解。那么什么是雾化吸入治疗?让德国教授首选这种方式进行治疗的原因何在呢?
药物雾化吸入疗法是把药物或治疗剂通过各类雾化吸入装置,利用高速度气流将药物喷成直径几微米的雾状颗粒或液滴,直接冲至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处,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的治疗方法,常常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就呼吸系统而言,口服或输液的方式,药效需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间接抵达病变处生效,所以需要更高的剂量,而多余的药物可能会引发各种副作用。相对比,雾化吸入可以让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中国医学讲肺为“娇脏”,这是有其科学性的,西医也佐证了这一看法。肺是人体对外应激反应非常强烈的一个器官,因为它直通于外,进行呼吸,所以它是眼里不揉沙子,只要是进入一种微生物,它就会激烈地进行反抗,然后免疫系统启动、免疫抗体进行吞噬。因此新冠肺炎初期人体会出现这种咳嗽,或者胸闷憋气的这种症状。而德国医师选用雾化吸入疗法,可以对人体娇弱的肺部产生最少的伤害,同时不添加抗病毒物质或抗生素,从而让人体天然的免疫力平衡地发挥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也同样得到了巴特维塞医学园内科和心脏病学临床主任-克里斯蒂安·菲施克(Dr. med.Christian Firschke)医学博士教授的认同。
我们在前文中也有提到,巴特维塞当地拥有德国疗效最显著的天然碘硫温泉,并富含氟,氯化钠等多种有益元素。这种温泉颜色非常浓郁,一看就是含有丰富的化合物成分。温泉在上世纪初因一位荷兰矿业工程师勘探石油而意外被发现,当地的埃尔文医生认识到该温泉的奇效,于1910年7月22日初建温泉疗养院,声名远扬,温泉被誉为健康泉,青春泉。不仅可治疗多种皮肤,呼吸,心血管疾病,还有紧致皮肤的抗衰效果,在1935年一年的治疗人数即已达16万人。
巴特维塞医学园利用当地的这一特殊优势,将这种有治愈作用的天然温泉水加入特制的治疗剂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对人体的整个呼吸系统和气管系统起到特别的净化和治愈作用。因为这种疗法效果特别好,客人每天一般可以进行两次吸入治疗即可,并不需要过于频繁的吸入。在吸入过程中,净化效果可以抵达人体整个气管系统的深处,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强化肺部功能,增强呼吸系统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或传染病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或经常抽烟,及因各种呼吸道炎症后遗症导致肺部功能受损的客人,可以起到康复与改善肺部及呼吸系统功能的效果。对于想滋养及康复呼吸道及肺部的中国客人来说,可谓是一种福音。